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归档专题>南昌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
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增强发展内动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0-21   浏览量:

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 增强发展内动力-----南昌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六)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到了新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特别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此,在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出了战略部署。

一、“十三五”时期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十三五”时期,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六多合一”集成审批模式获中央深改办全国推广,“五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初见成效,简政放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1+10+N”政策保障体系落细落实,“降成本、优环境”工作成效明显,五年累计为企业减负逾1300亿元。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推进,“赣服通”南昌分厅上线运行,接入事项数量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办公系统接入率、账号激活率、用户使用率100%。“市县同权”审批改革全面推行,在全国首创政务服务“百事通”,审批事项可网办率达到91.7%。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被住建部评估为中部省会城市第一。率先在全省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进度排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第一。“信用南昌”体系持续完善,南昌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和“信用南昌”网站全面建成。

二 、“十四五”时期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发展思路

“十四五”时期,我市要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提高改革的综合效能。

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整体协同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以改革红利打造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在具体目标上,到2025年,我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放管服”系统化改革持续深入,“五型”政府加快建设,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三、“十四五”时期加快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行动计划和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分层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领军企业培育壮大机制,遴选种子企业培育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市属国有企业,支持江铃集团、工业控股集团、市政公用集团等市属龙头企业跨越发展,形成一批占据产业高端、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千亿级、五百亿级企业集群。加快政府投资平台整合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鼓励引导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搭建产业孵化平台和上市服务平台,保留3家市级投资平台,每个县区保留1-2家。

二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向新能源汽车、VR、生物医药、现代金融等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洪城众创”,建设一批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创建一批高水平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推进民营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环境。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的政策措施,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壁垒,保障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享受同等待遇。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企业市场发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是推进新型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各类新型市场主体的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构建新型市场主体公共服务平台,放宽新型市场主体名称、住所等注册登记(备案)条件,提升广大新型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监管办法,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

(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是依法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按照“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坚决制止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行为。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制度体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服务业为重点试点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

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壁垒,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深化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农村集体产权确权、财产征收征用等制度,建立健全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体系。

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打造“信用南昌”城市品牌。成立市信用中心,推动信用信息平台、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积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实施“信易+”工程,推广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游、信易行、信易批等信用创新产品和服务。健全信用“红黑榜”、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推进信用立法。

(三)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五型”政府建设走深走实,不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开展2021“转作风优环境”活动年为抓手,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快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政府系统深化改革年度计划,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南昌市民中心和“城市大脑”建设,拓展提升“赣服通”南昌分厅服务功能,推进“赣服通”“赣政通”联动运行,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坚决落实“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实现“一网通办、全市通办”。深化南昌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务服务合作,推动企业和老百姓异地“跨省通办、一次办成”。对标国际标准,全面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打造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六多合一”升级版,大力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大承诺、大容缺、大模拟”超简审批制度。到2025年,力争我市进入区域性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行列。

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南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创新中心”平台运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优化市县两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形成稳定的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大力推动零基预算改革,力争3年左右实现零基预算改革全覆盖。

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发展股权质押融资、债转股等金融业务,大力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综合运用专项债、企业债、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优质资产,形成良性融资循环。全面对接“映山红”行动计划,培育一批上市企业,并支持已上市企业实施再融资。全力推进产业资本运营体系改革,市县两级合力打造资产总规模达四千亿元的产业投资运营体系,打造资本市场“南昌板块”。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规划法规科

2021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