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发改工作>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
南昌市201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08   浏览量:

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按照“一核两重”的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从发展势头看,平稳仍是主题。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与全省增速持平,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工农业生产平稳。食品、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生产销售形势进一步回暖;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逐渐消除前两个月短期生产不利因素,增速有所回调。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超过预期目标。春耕备耕进展顺利,春播粮食播面292万亩,比去年略有下调,但优质稻种植比例明显扩大。

二是有效需求总体平稳。一季度,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高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达到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8%,低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比预期目标低1.2个百分点。作为主要消费品类的汽车,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正在逐渐降温,新的消费热点还未形成,消费需求难以维持以往的较快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市出口总额增速大幅提升,增长89.7%,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还未对我市出口造成明显影响。

三是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43.4亿元,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增长8.2%,均超过预期目标。财政支出进度偏慢,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7亿元,增长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市本级支出进度严重滞后,受制于项目实施进度缓慢,重大重点专项资金和重点产业引导资金还未实现支出。

(二)从动能转换看,新动能加快成长。一是创新创业势头不减。一季度全市新增个体私营企业14416户,比去年同期多增1448户。今年1月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373件和1037件,分别增长112.8%53.9%。二是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32亿美元(省口径),增长10.9%,增速高于预期目标0.9个百分点。共注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56个,立项投资总额445.56亿元。131日,高新区举行了招商引资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总数为36个,签约总额达408亿元,签约的项目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项目20个,生物医药产业项目7个,航空航天产业项目3个,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5.94亿元,增长44.6%,高出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34.9个百分点。太酷云介时尚产业园预计今年三季度开业,届时将为我市针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从先行指标看,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一是工业用电量增速稳定。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6.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四。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二是货运量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市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3%8.9%,水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也实现小幅上涨。三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势头强劲。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929.23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贷款余额一直保持近20%的增速,说明投资消费市场较为活跃。

(四)从增长速度看,处于较高区间。一季度,我市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两位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出口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3.4%10.9%89.7%8.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1.41.762.9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口增速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三。与中部省会城市比,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靠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第二。与全年计划目标比,除了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预期目标。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对破除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要求。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加大了外部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市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些长期存在的,诸如土地制约、用工短缺、研发能力偏弱、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项。

1.投资增长后劲乏力。一季度,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虽然增速处于较高水平,但投资结构中的矛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工业投资增长10.3%,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下降;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9.2个百分点;三是5000万元以上项目占比仍然较低,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偏低。四是民间投资持续低速增长,一季度增速8.5%,低于全省2.5个百分点,投资增长主要靠国有投资拉动,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不活跃。同时,2018年全市重大重点计划还未下达,挂图作战计划也未启动,项目督查力度有所下降

2.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逼近全省平均水平,作为省会城市,这一现象值得警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今年以来,我市工业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新情况,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了9.1%的较快增长,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首次低于工业平均增速,往年增长较快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根据我们近期县区和企业调研情况来看,汽车方面主要是江铃股份和江铃控股今年以来的销售收入双双下滑,两家企业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5%-20%。从汽车行业整体情况分析,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普及阶段的过渡时期,增速换挡,单靠低价策略无法赢得市场,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江铃汽车在这方面比较弱势。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手机ODM厂商竞争空前激烈。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137万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7586.4万部,同比下降27.8%。这意味着,由于换机降温、红利消退,预计国内手机市场在20205G来临前将步入红利真空期。

3.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2017年,即便在连番出台多项限购、限价、限售政策后,我市房地产市场易仍然比较活跃。进入2018年,这些政策的影响逐步显现,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住宅销售面积增长速度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大幅下降,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市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这一趋势从去年四季度已初露痕迹,2018年将反映的更加明显。

4.要素制约亟需破题。从我们最近调研情况了解到,江铃集团正在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但新项目落地面临的用地制约较为严重,小蓝开发区的江铃3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仍有500亩土地没有落实。另外,我市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较低,用工难问题一直以来都比较突出。

5.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市项目前期工作所需时间仍然较长,从立项到开工平均需要8个月左右。审批权限下放不协同,同一个项目,有些审批环节由市一级审批,有些环节由县区一级审批,企业需要市县两级两头跑。政府部门对新经济、新模式接受进度慢,抢抓机遇的敏感度低。举例来说,我市有一家新业务模式的企业,目前发展势头很好,但融资需求较大,因我们无法满足其提出的非传统融资方案,拟在武汉投资复制其在南昌的业务模式并扩大规模。武汉已同意其融资方案,据了解,这种融资方案在经济发达省份已较为普遍。通过近期对企业的实地调研得知,大部分企业对我市各级政府的服务态度较为满意,但普遍反映我市干部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方面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也较低、较慢。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建议

紧扣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进一步聚焦实体强攻产业,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协同合作,强化运行监测。在市直部门和各县区的通力合作下,去年我市的统计摸排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我们要以当前开展的数据核查为契机,加强部门之间、部门和县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彻底摸清家底,采用多种手段督促、鼓励符合要求的企业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送统计报表,确保各项指标数据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对数据表现异常的指标要分析原因,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查缺补漏,确保全年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各主管部门要针对行业运行相对平稳、逼近合理区间下限、滑出合理区间等不同情形,开展行业专项研究,科学制定预案,形成递进加力的政策“工具箱”。

(二)围绕提升质量,聚焦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一核两重”的产业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做优增量、调优存量、提升质量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做优增量,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坚持集中、集聚、集成、集群、集约的“五集”路径,努力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使新动能“生力军”尽快成长为“主力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和通用航空产业,汽车作为近几年的消费热点正在逐渐退温,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购置补贴,新增汽车需求将逐渐向新能源汽车转移,我们要抢抓这个机遇,加快新能源汽车布局。而通用航空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着眼长远,以航空城建设为载体,以瑶湖机场为支撑,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积极搭建航空产业发展平台。二是调优存量,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牢牢抓住国家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的契机,实施好企业技改升级工程,努力提升我市食品、纺织服装、机电制造、材料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目前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改需求非常大,特别在当前用工难、用工贵的背景下,机械化、智能化改造能有效缓解用工压力,提高生产效率。三是着力提升质量,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动能培育,鼓励和支持企业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针对当前各地正在进行的“抢人大战”,要主动应战,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招才引智政策和落户政策,扩大劳动力净流入。

(三)以项目为支撑,聚力扩大投资。进一步强化“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共识,做好“钱从哪里来、钱往哪里投”两篇文章,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加速项目见效。一是积极推动南昌市政府投资云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府投资项目库、产业项目库、重大重点项目库、规划储备项目库等分类项目信息库,并通过信息化途径对多口径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和全业务流程的监管和服务。平台建成后可实现重大重点项目的网上申报、网上调度,我市所有列入重大重点投资计划的审定项目及储备项目均要纳入平台管理,做到应进必进、全市覆盖。二是强化项目调度推进。加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从前期决策、资金使用、后期监管、争取上级支持的全流程管理。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市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市重大重点项目在资金、土地、审批等各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给予要素保障。三是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做好盘活政府资本、用好社会资本、吸引外来资本的文章。在国家对地方政府融资监管趋严趋紧的背景下,PPP成为政府投资项目筹措资金最重要的来源。积极鼓励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引导和鼓励地方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型为PPP项目。切实推动民营资本和政府资金有效结合,完善PPP回报机制,舍得把有效益的项目拿出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四)深入推进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继续“精准、深入”降成本优环境,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惠企、惠民政策举措,落实好国家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推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工作,强化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支撑。加快完成市行审局与市直各单位在人员、审批资料等各方面的衔接,对照“最多跑一次”的改革要求,深入推进网上并联审批改革,制定新的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民营企业最希望从政府获得的支持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无差别待遇。加大力度挖掘和扶持潜在“独角兽”企业,产业基金向市场潜力大、成长性高、经营模式新,且基本度过初创期、存活率大的企业倾斜,支持这样的企业做大做强,挖掘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加强对有意上市的本地企业的政策辅导,支持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